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养老行业发展需要注意哪些点
发布时间:2017-09-25 15:27:21
从2017年至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现在的2.12亿人增加到4.18亿人。社会老龄化加速,导致劳动力出现短缺,每七个人中都将有一个老人,而未来将会3-4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作为如此庞大的群体,养老、健康服务等需求将十分迫切。我国尚未进入完全现代化就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届时,未富先老将成为养老的首要难题,其次社会老龄化将造成劳动力短缺,长此以往,将会出现无钱养老和无人养老相结合的情况。
智慧养老是随着养老服务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理念。是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整合政府、社会及社区家庭的资源,为养老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智慧养老的关键点在于无障碍感知老人身体特征,智慧分析老人各层次需求,快速便捷的提供养老服务,平价的养老服务价格。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安全传感器会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老人亲属;家中危险设备未关闭,紧急情况时安装在客厅、卧室和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一定时间内无人响应,则自动进行清理并关闭煤气。这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智慧养老系统就能将这一切实现。除了这些突发情况,物联网“智慧养老”的关怀还体现在细节之处,比如老人住所内的水龙头一旦24小时都没有开启过,那么报警系统就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提醒,看看老人是否外出,还是出现了其他的意外。从而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等服务,形成“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目前,我国针对于智慧养老已出台了大量的鼓励政策,然而大部分建设性方面较强,未真正全部做到落地实施。在政策方面的统一性和监管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智慧养老政策方面需要统一
一,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制度,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二,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给从事智慧养老的企业和机构一些优惠、一些支持,这样做才能够使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参加进来,才能够真正使老龄产业变成朝阳产业。三,要进一步规范,各个技术标准应该统一,以后能够做到互联互通,养老系统跟医疗、社保系统等都能够相互扶持。
智能设备等技术性需要突破
整合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养老资源,合理配置,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烟台海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机构、社区等提供最优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解决方案。以及各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的研发和构建。整合建立社区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呼叫服务系统以及多终端管理app,方便养老机构和组织向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所需及日间照料等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社会养老产业资源、政府资源、信息资源,借助平台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及各类智能终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智能拐杖等),向老人及家属等提供涉及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健康档案等四个方面的服务,使线上服务需求与线下服务机构对接,政府及老年人的需求与市场能力对接,构筑政府、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格局。养老信息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可以为智慧养老产业的需求和服务指引明确方向,当社会资本涌入时可以准确地抓住切入点,在智慧养老领域有所作为,从而推动整个养老行业的发展。
老人信息方面需要隐私保护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需要将老人信息、身体情况等一些数据整合到一起,对于老人信息隐私保护等方面工作一定要做好。采集老人数据时要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进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海涛科技独立研发智慧养老云服务SaaS平台,提供智慧养老服务,欢迎政府民政部门、社区物业、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家政公司、康复中心、颐养中心前来咨询洽谈合作。
- 上一篇:大数据对于智慧社区的意义到底在哪
- 下一篇: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让社区服务更贴心